冷水機包括四個主要組成部分:膨脹閥,蒸發器,壓縮機,冷凝器,從而實現了機組制熱制冷效果。工業冷水機將常溫的水通過冷水機的壓縮機制冷到一定的溫度以強化機器或冷卻模具,主要有三個相互聯系的系統:電器自控系統、水循環系統、制冷劑循環系統。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冷水機的基礎制冷知識。
1、冷凝溫度
壓縮機系統的冷凝溫度,是指制冷劑在冷凝器中冷凝時的溫度,該溫度相對應的制冷劑蒸汽壓力即冷凝壓力。
冷凝溫度是制冷循環中主要運行參數之一,對于實際制冷裝置,由于其他設計參數變化范圍較小,冷凝溫度可以說是最重要的運行參數,它直接關系到制冷裝置的制冷效果,安全可靠性和能耗水平。
2、蒸發溫度
蒸發溫度指制冷劑在蒸發器中蒸發沸騰時的溫度,它與相應的蒸發壓力是對應的,蒸發溫度也是制冷系統中重要的參數。蒸發溫度在理想狀態下即是制冷溫度,但是實際運行中制冷劑的蒸發溫度比制冷的溫度要稍低3到5度。
3、吸氣溫度
吸氣溫度是指制冷劑進入壓縮機時的溫度,它一般比蒸發溫度高。因為蒸發溫度時是制冷劑的飽和溫度,而吸氣溫度則為過熱氣體的溫度,此時制冷劑成為過熱氣體。這時的吸氣溫度與蒸發溫度的差值就是吸氣過熱度。
4、過熱度
過熱度指低壓側和感溫包內蒸汽之間的溫度差。過熱度的測量方法:在盡可能靠近感溫包的位置測量蒸發壓力,并將讀數換算成溫度,然后用感溫包處測得的實際溫度減去該溫度。過熱度應在5-8℃之間。
5、過冷度
過冷度指冷凝器冷凝壓力對應的飽和液體溫度和冷凝器出口液體實際溫度的差值。 工程上,一般將排氣壓力近似看作冷凝壓力,排氣壓力對應的飽和液體溫度和冷凝器出口液體的溫度之差,作為過冷度。之所以這樣近似,是因為冷凝器的壓降相對于蒸發器而言較小。對于風冷冷凝器,3~5度的過冷度比較合適。制冷系統正常循環時,冷凝器的出口一般都會有一定的過冷度。
6、吸氣過熱度作用
吸氣如果完全無過熱度,就有可能產生回氣帶液,甚至引起濕沖程液擊損壞壓縮機。為了避免此種現象,就需要一定的吸氣過熱度,以保證只有干蒸汽進入壓縮機(因冷媒性質決定,過熱度的存在表示液態冷媒的完全蒸發)。但是,過熱度太高也有缺點,過熱度偏高會引起壓縮機排氣溫度(排氣過熱度)升高,壓縮機運行工況惡化壽命降低。所以,吸氣過熱度應該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7、影響蒸發溫度的因素
在制冷裝置實際運行過程中,蒸發溫度的變化是很復雜的,它除了直接受膨脹閥(節流閥)控制外,與被冷卻對象的熱負荷、蒸發器的傳熱面積和壓縮機的容量有關。這三個條件某一個發生變動時,制冷系統的蒸發壓力和溫度必然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操作人員要保證蒸發溫度在規定范圍內穩定運行,就需要及時地了解蒸發溫度的變化,根據蒸發溫度的變化規律,適時地、正確地進行蒸發溫度的調節。
8、蒸發壓力與蒸發溫度的關系
蒸發壓力(低壓)越低,蒸發溫度也就越低。蒸發溫度與制冷量的關系是:在制冷劑流量一定時,蒸發溫度越低,那么與熱負荷(熱風)的溫差就越大,制冷量越大,換言之,蒸發壓力越低制冷量就越大,并且相同質量的同一制冷劑,在不同的溫度下蒸發,其蒸發潛熱也不相同,蒸發溫度越低,蒸發潛熱也越大,吸熱 能力越強。